重访东纵故地:超千名标牌标识厂家外洋赤子名垂南粤抗战史
中新社惠州6月30日电 题:重访东纵故地:超千名外洋赤子名垂南粤抗战史
中新社记者 张见悦 索有为 宋秀杰
6月底的岭南,正是荔熟蝉鸣的季候。因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名动天下的广东惠州罗浮山,坐落着揭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下称“东江纵队”)光辉功绩的东江纵队眷念馆。
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域建设和率领的一支人民抗日部队,他们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交通标牌厂家,孤悬敌后开发华南敌后疆场、僵持华南抗战,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旌旗”。
6月30日正是东江纵队北撤74周年眷念日。中新社记者在眷念馆内采访时相识到,标牌标识厂家,抗战初期的东江敌后抗日武装为了利于保留成长,不果真利用中共率领的名义,而是回收爱国青年和华侨港澳同胞自发组织的群众抗日武装的脸孔呈现,从香港回到惠阳的7个救亡事情队500余人,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组建抗日游击队的根基步队和主要主干。
据讲解员先容,外洋侨胞还调派本身的后辈,构成东江华侨返国处事团,远渡重洋来到东江地域介入抗日游击队,有的厥后成为优秀的批示员,先后介入游击队的港澳同胞和华侨后辈达1000人以上;1939年头,宋庆龄转交给曾生的外洋华侨捐钱一次就达港币20万元。1940年以前,曾生和王作尧两支队伍的军需物资大部门是靠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赠的。
东江纵队除了在抗战中与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而被人们惦记,更因为乐成营救出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800多位文假名流、爱百姓主人士、国际友人、友邦航行员而名看重史。
在眷念馆汗青陈列厅的展墙上,一幅《奥秘大营救》的油画引人注目。据讲解员先容,日军于1941年12月侵占香港后大举搜捕、诱捕爱国人士和抗日志士,中共中央及周恩来指示,必然要千方百计把滞留在香港的几百名爱国知名流士和文化界知名流士急救出来。时任八路军驻香港服务处主任的廖承志接到指示后,顿时接洽和组织中共南边工委、广东抗日游击队等投入奥秘大营救。
港九大队战士颠末6个多月的艰巨营救,800余名知名文化界人士和爱百姓主人士终于逃离日军虎口,个中100余人辗转广东惠阳,大部门入住惠州东湖酒店,再沿东江而上抵达老隆、韶关各地。东湖酒店也因此成为这一重大汗青事件的重要见证。
记者来到位于惠州市惠城区的东湖酒店,这一汗青修建于2019年1月30日,被改建为“营救中国文假名流陈列馆”开馆,东湖酒店的门口有一个文假名流和爱百姓主人士群雕,底座上雕刻着“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急救事情——茅盾”的字样。该馆事恋人员称,陈列馆开放一年多来已欢迎旅客近7万人。
“营救中国文假名流陈列馆”的放映厅里,播放着一部由周迅、霍建华、彭于晏、蒋雯丽等参演的影戏《明月几时有》,报告的正是以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以传奇女性方姑、刘黑仔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香港展开存亡救助的故事……(完)
【编辑:苑菁菁】
热点新闻